Monday, September 10, 2007

如何解讀營養標籤 : 例子(二)

這張營養標籤標示這包穀類早餐食品可供8次食用,每次的食用分量是50克,即每進食一份(50克)便可攝取190千卡的熱量、5克蛋白質等。不過,營養標籤標示的食用分量不一定等於你吃下的食物量。假設你吃了75克該穀類早餐食品,便是食用分量的1.5倍,因此須把“每食用分量”欄下所示的數值各乘以1.5,以得出實際攝取的營養素。




如何解讀營養標籤 : 例子(一)

我們就以下列的營養標籤為例,加以說明應如何解讀營養標籤。
例子(一) 一包250毫升奶類飲品

這張營養標籤標示這包奶類飲品每100毫升含55千卡熱量、3.3克蛋白質、2.1克脂肪和5.4克碳水化合物。如喝了整包飲品,從中所攝取的營養素,是“每100毫升”欄下所示的數值各乘以2.5,以熱量為例,這包飲品提供約138千卡的熱量。

Sunday, September 09, 2007

在校內或團體舉行教育 : 例子《二》

讓學童及幼兒接觸和了解營養標籤,利用遊戲刺激他們的學習興趣,從而培養他們在營養方面的知識!

遊戲名稱 : 投擲壞份子


遊戲玩法:每次有1位參加者,參加者需要講出此食物的其中一種成份,若所答的成份是正確便可投球入箱中,每次只可投球一次,若答中及投中者均獲獎品一分。若參加者答題時答錯,便不可投球。

遊戲規則:每位參加者只可玩一次,然後聆聽講者說出食物名稱,答出食物內有什麼壞份子成份,答中才有抛球機會。所有答案或遊戲規則均需以講者為準。

1. 答中有抛球機會及紀念品一份
2. 答中及抛中獲精美鎖匙
3. 答錯便只有紀念品一份


食物成份包括:防腐劑、味精、人造色素、高糖、高鹽、高脂肪及反式脂肪
在校內或團體舉行教育 : 例子《一》
讓學童及幼兒接觸和了解營養標籤,利用遊戲刺激他們的學習興趣,從而培養他們在營養方面的知識!

遊戲名稱 : 食物標籤成份大合奏

遊戲玩法:每次有6位參加者一起玩,每位都穿著有關食物成份衫,然後聆聽講者說出食物名稱,參加者需決定自己所穿衣服代表的主要食物成份是否有/沒有,然後走往有/沒有的圓圈範圍內,答中及走進的範圍的參加者均獲獎品一分。

遊戲規則:每位參加者只可玩一次,然後聆聽講者說出食物名稱。所有答案或遊戲規則均需以講者為準。

1. 答中有紀念品一份
2. 答中及正確走進獲精美鎖匙扣
3. 答錯便只有紀念品一份

食物成份包括:碳水化合物、脂肪、鹽、蛋白質、膳食纖維、鈣質

Saturday, September 08, 2007

營養標籤的內容和格式

本港目前並未有針對營養標籤的特定法例。食品製造商可按個別情況決定是否附加營養標籤。但若選擇加上營養標籤,則標示的資料必須正確無誤,並且不能誤導消費者。

本港的食物絕大部分是進口的。由於原產地區有不同的標籤要求,在本港市面上見到的營養標籤亦五花八門,內容、標示方法和格式都有差異。例如標籤上臚列的營養素數目,少則只有一兩種,多則有十多種。營養素含量的標示單位亦不一致。有些產品以每100克或100毫升來標示;有些則以每一食用分量為標示單位。消費者要經過一番換算後才可比較不同產品的營養成分,使用起來委實不便。除了內容或標示單位不一外,標籤的格式和臚列營養素的次序亦大不相同,因而增加了直接比較不同產品營養成分的難度。